【校訊記者胡安妤報導】會計系副教授陳宇紳榮獲科技部107年「吳大猷先生紀念獎」,本次研究是首度以「文字探勘」技術鑽研信用評價,成果豐碩深具研究價值。
文字探勘意指從非結構化的文字中,萃取出有用的重要資訊或知識,為剛起步的學科領域,透過資訊擷取、資料探勘、機械學習、統計學、電腦語言學來達成。由於超過八成資訊都是以文字儲存,因此,文字探勘被認為是有高度的潛在商業價值。
如何將文字探勘應用於信用評價當中,陳宇紳說明,對於信用評價,人們大多只關注評等的分數,至於報告書的字裡行間則不太重視,殊不知當中大藏玄機,其研究便發現,內文和公司違約風險高低大有關係。
然而,基於利益衝突,信用評價報告書通常不會直白書寫某一公司的缺失及劣勢,使得判讀上難以客觀分析,於是,陳宇紳透過文字探勘,擷取報告書的軟性資訊,利用語氣與字義區分正反兩面用詞,而研究結果也得出,若某一公司信用評價報告書負面詞越多,則該公司的違約風險便越高。此一研究也幫助報告書使用者,除參考評等分數外,透過內文考究而做出更好的投資與融資決策。
陳宇紳獨到的「文字探勘」研究成果,背後藏著一段小故事。原來,剛寫作時,陳宇紳就為研究方法與共同作者激辯一番。陳宇紳說明,關乎信用評價的研究,過往多與利益衝突脫不了干係,若單純照先前文獻下去延伸,稍嫌新瓶裝舊酒。「我們要開自己的一條路!」陳宇紳理性說服共同作者,成為首個運用文字探勘技術的信用評價研究,更顯貢獻與價值。
常保鑽研的好奇心,以及研究有所用的成就感,是驅使陳宇紳持續做研究的莫大動力。「做研究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你可以做自己有興趣的東西,而這東西,又可以被使用!」陳宇紳提及,先前以非盈餘資訊預測未來股價的研究即被Citigroup Quantitative Strategy引用,而其他研究也有成為政策制定上的依歸,使他深感做研究是件有意義的事。
這份研究熱忱,陳宇紳也不忘運用在教學上,將教學與研究做結合,他認為如此一來同學不單吸收教科書的知識,更能理解知識該如何應用、活用。陳宇紳舉例,財務會計課堂上,他不希望同學僅將會計當成記帳工具,於是分享相關的研究結果,像是透過財務報表判斷買的股票賺不賺錢,吸睛也吸金的教學模式,讓同學改觀且更富興致。
「獲獎是對過去研究成果的肯定,同時也是一份責任。」陳宇紳指出,這份責任是除卻個人的將研究做得更好,短程目標也望能幫助臺灣年輕學者,透過合作與相互切磋將研究提升,使研究能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、研究機構,「讓世界看到我們臺灣學者研究的能量!」長程而言,陳宇紳也希望好好發揮會計這實用性高的學門,為國家、社會、企業發揮影響力。
會計系副教授陳宇紳。攝影:劉音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