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68級經濟系、97級法碩專校友]黃協興會計師 勇於挑戰不可能
[本報記者陳家弘]
政大世界校友總會監事、現任中山普萊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、臺灣省會計師公會理事長黃協興,親切的笑容中帶著若干豪氣。看到《政大人》春節特刊,連忙詢問校刊現況,更侃侃而談,細數熟悉的政大景物,回味求學時光。
黃協興(照片來源:秘書處)
憶校園思想開放
「政大是黨校轉型而來,最難能可貴的,是學生的思想自由並未受限制。」在當時黨國體制環境下,卻能在政大校內施哲雄老師的中國現代史課堂上,聽到「聯俄容共」、「國共內戰」,甚至是中共建政後的歷史。這在當時共產主義、馬列思想被視為禁忌的氛圍下,著實讓他大開眼界。也敬佩政大的老師能不畏時政,在課堂上忠於史實,提供學生更多開放、多元的思想洗禮。
跨域挑戰自我
經濟系畢業後,黃協興考取中山大學企管研究所。在當時國內企管相關研究所屈指可數的激烈競爭環境下,經濟系背景卻能擠入企研所窄門,實屬不易。企研所畢業後,黃協興接觸到會計師這個職業:「當時會計師少,又是個專業的行業。」他看見了會計師這個當時尚未蓬勃發展的職業前景,也讓他的職涯又轉了個彎:決定考取會計師資格,也因此開啟他與會計業的不解之緣。
經濟系畢業二十多年後,黃協興的跨域挑戰仍未停歇。他重返政大考上法律碩士在職專班,從經濟、企管到會計,又從會計跳到法律,不停地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挑戰自我。「其實就是想了解遊戲規則。」被問到為何在二十多年後重返校園,又選了一個與過去所學大不相同的科系,黃協興認為,會計師常會接觸到一些過去的案件、判例,有些行政救濟、訴訟案件更必須親力親為,自然需要法律相關素養。不僅能更深入理解法律制定緣由與前因後果,跨領域的學知涵養更能開拓出不同於一般會計師的多元視野。
發展能力,勇於承擔
身為地方會計師公會理事長,黃協興閱人無數,也道出他贈予政大人的建議。黃協興認為,對有志於深入研究或從事教職者而言,學校教導的專業知識也許是足夠的。但對於畢業後打算步入社會就職者而言,這些知識不一定能在職場派上用場,許多待人接物、做人處事的道理與職能是學校教育所學不到的。「學歷像是嫁妝,代表不笨是擇偶重要參考,但不能保證情商或是能力高過他人,是在他人不認識你時的參考。真正價值決定在你的專業、態度,以及對工作的熱情。」他更勉勵政大校友,隨時做好「承擔責任」的準備。企業領導者最渴望的人才,是那些有專業職能,且勇於任事的人。唯有拿出能力,向領導者展現自己能夠承擔具體問題,為公司分勞解憂,才能夠在職場上闖出自己的一片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