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大校友服務網

山下的景觀人文空間:都會林蔭廣場

【校訊記者陳家弘】

橫貫校園的四維道,以及由四維堂、果夫樓與志希樓所組成的「金三角」,是山下校區的精華地帶,也是舉辦學生活動、園遊會的熱門地點。但是你知道嗎?東起商學院,西至電算中心,南北以四維堂與校門口為界的T字型行人徒步區,原來有個響亮的名字,叫做「都會林蔭廣場」!

從許多老照片可以看到,最早的政大山下校區,車輛可以從校門口一路直達四維堂前,四維道上也常有車輛沿路停放。雖然方便,但也時常發生人車爭道的驚險場面。

早年政大山下校區人車通行景象(照片來源:第48 屆畢業紀念冊)

2000年以後,配合校園發展規劃與行人意識抬頭,加上學生會提出「還地於人」的主張,「人車分道」成為整頓山下校區交通的重點方向。在前校長鄭瑞城(2000~2006在任)任期中,歷經三年校務會議討論,終於拍板將人車分流概念落實於政大校園景觀改善規劃中 。相關工程於 2004年暑期動工,並於同年9月底完成,將今日四維道至校門口間的水泥道路改為鋪石地面,並且禁止車輛進入;步道上更種植樟樹、阿勃勒、臺灣欒樹等具季節變化的樹種,創造供人漫步的林蔭,也豐富了政大校園的四季景色。

其中最大的特點,便是在果夫樓、志希樓之間新建一座橢圓型噴水池,提供師生、校友駐足流連之地。校方同時也將此徒步區域命名為「都會林蔭廣場」,並於當年10月的第四屆包種茶節上舉辦啟用儀式,期望帶給政大煥然一新的人文氣息,成為當時政大的新地標與校園入口意象。

鋪石地面與噴水池構成的「都會林蔭廣場」,成為今日政大校園入口意象(攝影:秘書處)

瀏覽數:677